2019年5月6日,我再一次回到蘇州干部學院進行第二階段的理論學習。通過第二階段學習鍛煉,實地參觀考察新科技企業、創業孵化中心、鄉村振興的新農村等,近距離、多方面的了解蘇州的魅力,理解到蘇州人民的創新、開放與包容,讓我開闊眼界、增長學識,為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啟發。為此,將第二階段學習鍛煉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學習基本情況
這次培訓鍛煉的學習方式是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先學習經濟知識,再到蘇州國有企業掛職鍛煉來學習。
(一)理論學習階段
在為期兩周的理論學習期間,授課老師對蘇州經濟發展、蘇州農業農村經濟、科技創新與創業、互聯網時代產業創新的成功經驗進行了介紹和講解, 并實地參觀考察張家港城市規劃展示館、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文化創意產業園等,了解到蘇州在發展高科技產業和文創旅游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推進創新創業思想做出巨大努力與顯著成果。
(二)掛職鍛煉階段
在掛職鍛煉期間,我繼續掛職蘇州吳中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為期一個半月。吳中金控現主要擁有“6+1”金融業務板塊,分別是吳中創業投資、金融招商服務、金融信息服務、金融商業保理、中晟環境修復、金控股權投資和產業優化基金。公司聚力金融服務主業,積聚企業發展潛能,實現新動能企業培育,助推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一是積極參與掛職工作。掛職鍛煉期間我主要協助與上海影視合作項目基金投資前期盡調調查,該基金包含《攀登者》電影、天下票倉APP軟件、星工場三個項目投資,盡調主要內容包括天下票倉資料整理和財務報表分析、合作項目盡調報告PPT制作與修改,同時還參與投資部行業分析報告會一系列工作。二是積極開展實地考察。掛職期間主要考察鄉村振興內容,考察了臨湖鎮外貿紡織加工廠、柳舍民宿產業、舟山核雕村產業、旺山生態旅游產業。了解鄉鎮“一村一品”產業規劃和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情況,為結合我市特色產業發展與地理區位優勢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提供了經驗借鑒。三是加強與同事交流學習,宣傳銅仁山水風光、風土人情,加深他們對銅仁的了解,促進他們來銅參觀旅游,更加促進兩地友好關系。
二、主要體會與啟示
通過本階段學習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蘇州的發展歷史、發展經驗和未來發展規劃,讓我從思想上、觀念上得到徹底地提升,以學習到的“蘇州經驗”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創新自己的工作方式,助推銅仁經濟騰飛。
一是大力農村產業革命,促進鄉村振興。產業是鄉村發展的沃土,發展特色小鎮,注重發展優質的主導產業,培育小鎮特色產業經濟,打造“一村一品”精品,以工業反哺農業,實現現代農業高質高效,旅游業蓬勃興起,助推鄉村富民增收。如臨湖鎮外貿紡織加工廠、柳舍民宿產業、舟山核雕村產業、旺山生態旅游產業、震澤絲綢小鎮。因此,銅仁也應借鑒發展,一是鄉村建設科學規劃。注重規劃銜接和城鄉統籌布局,統一鄉村風貌,同時夯實鄉村生態產業基礎,使生態效益最大化;二是深挖本地文化與特色生態特色,發展主導產業。銅仁結合實際,以村鎮規劃化種植發展特色優質農產品珍珠花生、菌菇等,樹立延伸產業鏈理念,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帶動村社脫貧致富。三是抓好“三變”改革,實現三產融合發展。村政府以土地流轉為依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合作社收入,壯大村級經濟實力發展;以產權為紐帶,收取土地租金為基礎,合作社與農民抱團投資發展為輔,有力促進農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發展。
二是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轉型升級。發展數字經濟,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有效途徑,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發展數字經濟,著力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催生新產業模式,同時以互聯網新技術為依托,對傳統產業全方位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蘇州為發展數據經濟,制定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一系類大數據產業發展政策優惠,創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特色產業園,創建創新載體,吸引重點企業,培育龍頭企業。因此,銅仁也可抓住數字經濟的契機,利用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實現消費和產業的升級。結合銅仁現狀,以新消費為動力,促進新產業的開發與推進。一是積極推進消費互聯網模式,以網購消費為基礎,加快整合全市小區近鄰寶資源,構建智慧物流體系,提高企業物流服務效率,形成產業規模效應;二是加強共享經濟思維理念,加快推進“智慧云”停車場項目,發揮信息共享的及時性,準確提示空車位需求,節約需求者時間成本,有效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三是發揮大數據優勢,構建智慧農業平臺,實行農業龍頭企業與大數據融合,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質量追溯全程化、產銷對接高效化,促進鄉村產業的集聚發展,實現農業產業脫貧。
最后,三個月掛職鍛煉,讓我在蘇州看見經濟發達地區產業結構之優,民營企業之強、金融機構之聚集,讓我感受到差距,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將所學知識切實運用到工作中,實現此次學習鍛煉目的。